呷哺“自救”:紧急加码外卖、微商 总裁司机一天卖肉50斤
堂食尚未恢复元气。
近日,创立19年的巴奴毛肚火锅宣布要首次引入外部资本,获得番茄资本独家投资近亿元。除了银行,头部餐饮企业终于把手伸向了投资机构。受疫情影响,巴奴方面称,大部分门店只做外卖业务,餐厅还没有全部复工。
疫情之下,不少餐饮店被定格在了2020年1月停业的那一天。但更多企业仍在共生与自救战中挣扎。作为火锅企业的另一位代表,呷哺呷哺则以“一人一锅”的用餐方式,作为其便利条件,在全国多个城市复工。
“首先,这种‘一人一锅’分餐式的用餐方式,可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其次,‘一人一锅+优质单人套餐’的组合,也极大加快了出餐速度。”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裁张东对时间财经介绍道。
不过,除受了疫情影响,呷哺呷哺还处在转型带来的业绩下滑阵痛中。日前,呷哺呷哺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预计减少约28%到38%。对此,呷哺呷哺在公告中表示,减少主要是租赁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变化所致。
2014年,呷哺呷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火锅品牌。登陆资本市场的呷哺呷哺启动快速扩张策略,2016年曾提出,到2019年实现一千家门店一百亿营收的目标。2019年半年报显示,呷哺呷哺拥有955间呷哺,61间湊湊,共计1016间门店。2015年底,呷哺呷哺在全国拥有553间门店。这也意味着,呷哺呷哺集团三年半新开463家店。
“线下门店租金开支是餐饮三大成本之一。呷哺呷哺今年核心之一就是要开有质量的店,选址和租金都是至关重要。此次疫情期,也是一种行业洗盘,部分餐饮企业会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运营困难,部分优质商圈腾退出来。但是消费者的一日三餐需求不会减少,疫情过后,头部餐饮品牌包括呷哺呷哺都会抓住这样的机遇,快速补缺,以相对更合理的租金占据优质商圈,开有质量的店。这也是呷哺呷哺这样的头部企业疫情后可以快速跑出去的原因所在”,张东补充道。
净利增长放缓
官网资料显示,呷哺呷哺源自中国台湾,是知名的时尚小火锅品牌。1998年创立于北京,其由北至南,覆盖中国18个省份80个城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火锅品牌诞生,呷哺呷哺转型、竞争压力逐渐加大。
呷哺呷哺曾在2019年半年报中表示,得益于快速扩张,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7.4%。但由于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呷哺呷哺集团2019年上半年开展了更多的促销活动拉动顾客消费,因此同店销售较2018年同期减少1.9%,流动资产净值由2018年6月末的10.45亿元减少至2019年上半年的5.48亿元,降幅达到47.6%。
此外,呷哺呷哺净利润增长正在放缓。财报显示,2015到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收分别为24.25亿元、27.58亿元、36.64亿元、47.34亿元和27.12亿元,分别实现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內利润2.63亿元、3.68亿元、4.20亿元、4.62亿元和1.62亿元。
其中,2018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呷哺呷哺实现营收47.34亿元,整个集团利润增长从15.9%降至10%,同店销售增长从9.3%降至2.1%,营收和利润的涨幅都有下滑;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內利润同比下降22.5%,直至此次预计全年最高下滑达38%。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翻座率分别是3.2、3.1、2.8、2.4。与此同时,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从2016年的47.3元,升至2019年的57.4元,4年涨了约10元。同为火锅品牌的海底捞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翻坐率为4.8。
不过,面对中高端市场、火锅外卖市场巨大的经济效应,呷哺呷哺加码火锅外卖市场外,还推出“湊湊”品牌进军中高端火锅市场。2019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火锅外卖业务拓展到73个城市,同比增长19%。同期,湊凑品牌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50.2%;净利润为约为6900万元,同比增长201.8%。
“门店的扩展和新品牌布局,以及随着竞争加剧,其客单价也有所变化,这些都是呷哺呷哺净利润放缓的重要原因。呷哺呷哺基本定位是走差异化之路,布局自己中高端的产品金字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整体布局和方没有错。但问题就在产品本身的定价和定位不匹配,比如凑凑的场景、服务、食材与其定位的高端还有一定差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间财经表示。
外卖成主打
据国家统计局3月16日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2.8个百分点,呈现断崖式下跌。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28亿元,同比下降39.7%,比上年同期下降47.8个百分点。
不过,伴随“复工潮”来临,餐饮行业也逐渐迎来一丝春意。3月11日,美团外卖相关大数据显示,全国餐饮商户复工率已超55%。2月17日至3月1日,全国主要城市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全国有三成商家外卖单量超过疫前。不过,目前多家企业堂食元气尚未恢复。
根据海底捞2019年半年报数据,海底捞在全国116个城市拥有550家门店。海底捞火锅曾在此前宣布3月12日起,在15个城市、首批85家门店将恢复营业、提供堂食。但因疫情仍在,海底捞称,尚无法开放所有城市门店的复业。
“目前门店营业时间为上午10点至晚上20点,进店消费需消毒、测体温,每桌消费者不得高于额定客户数的50%。此外,包括美甲、游乐室等娱乐设施暂停服务。目前,外卖业务仍然占主要部分。”已恢复堂食的杭州海底捞火锅未来科技城万达店对时间财经表示。
西贝莜面村北京龙湖大兴天街店工作人员告诉时间财经,“目前堂食暂时还无法提供,但可以提供外卖,会根据疫情情况逐步放开”。3月11日,西北莜面村通过官微宣布全国167家门店恢复营业、160家门店仅支持外卖,其中北京有25家恢复堂食。
眉州东坡则比较特殊,其在疫情期间没有完全停止堂食营业。据眉州东坡酒楼北京亚运村店工作人员表示,眉州东坡只在疫情特别严重的地方闭店了,但亚运村店春节以来一直没有完全停止营业。不过,营业下滑也非常厉害,“目前我们每天接待10来桌客户,以前都是需要排队很久的状况。现在每桌最多坐两个人,消费者进店需测体温、消毒。疫情期间,我们也一直给周边社区提供无接触的外卖服务。”
“此次疫情对于餐饮行业带来打击非常大,除了持续的复工、复产外,外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但结合目前全球疫情来看,全球性的输入对于特大型城市压力更大,布局在一二线的餐饮店面临更高风险,也会抑制消费需求。不过,我个人预计4月底将会全面恢复。”朱丹蓬表示。
此前,海底捞在停业期间,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如通过在淘宝直播“在线涮肉”,保障城市部分门店的外送服务,以及入局半成品市场以期减少损失。呷哺呷哺则全面优化外送系统,上线新的呷哺呷哺外送小程序和线上商城服务。呷哺呷哺行政总裁赵怡曾表示,从大年初二,他们就开始微商等多渠道自救。“我们的员工基本都做着微商养活自己,我的司机一天卖了50斤肉。”目前,他们辅助以外送、到家、微商、惠民超市、电商等,几个平台同时发力基本上短保压力就不太多了,因为整个业务已经滚动起来。
“进入3月,呷哺呷哺也在加快复工脚步,因为2月底主要在做外卖业务,所以目前主要在慢慢恢复堂食服务。不过,呷哺呷哺的恢复节奏不会以城市群划分,而是严格配合各城市具体疫情和管控情况,去做灵活调整,最大程度给消费者提供便利安全的用餐服务”,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裁张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