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标准理论背后的消费主义

2020-09-25 15:52   来源: 互联网

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大学新生必须"老三"还不流行,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最近被一些媒体炒作为所谓的"学校标准"。"有媒体统计,六场比赛至少3万元,如果你选择一个名牌,米索的成本就会上涨。在这方面,主流舆论对此相当不满,认为这样的"学校标准分配"过高。


64.jpeg

低于这个标准就叫"低配",高于这个就叫"高配",一低一高之间,就分成了三个六十九,滋养了攀比之风,甚至形成了"消费绑架"--好像家长不制定一个"标准"就是对不起孩子,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不管是‘喜欢’还是‘老三’,是否配置学生都是家庭行为,外人都不好。但问题出在所谓的‘标配’上,什么是标配?标准配置也是。新生的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动辄上万元的‘新三’,‘老三’费用,对有些家庭来说只是细雨,对有些家庭来说足以让家长汗颜。此外,大学新生刚入校就被消费主义迷惑,难免为未来陷入"校园贷"等消费陷阱,也随着当前全国中小学校园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必须旗帜鲜明抵制


笔者之所以将这两件事进行比较,其内在逻辑在于,所谓"标准论"的蔓延容易引发各种攀比,不断分等级,这股风必然滋生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鄙视链,严重污染教育生态,让无数家长和学生遭遇物质和精神上的问题如果说大学新生入学的‘标准论’只是主流舆论的口诛笔伐,课外培训班的‘鄙视链’则是媒体强大火力的炮轰。正如有识之士所言,体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乐器,象棋等也没有雅俗优劣之分。


比如,一些自媒体平台把马术,击剑,竖琴等所谓"高大上"的训练项目排在"鄙视链"的首位,或者宣传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是大学新生的"标配","自然可以欺骗一些有购买力的家长为消费买单"从‘标准论’到‘鄙视链’,并不完全是出于偶然或少数人的厌倦,正如"我们在电话里看到的所有信息背后都是大家在赚钱","标准论‘鄙视链’"的背后,往往有一张不明利益的网。然而,商家真正关心的不是孩子如何成长,而是如何掏空父母的口袋。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内某知名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北京直营店被关停,机构负责人跑路,上千名家长交的学费一直没有退回,涉及规模超过千万元,甚至有家长称"9月刚交的钱,一堂课,钱就没了"一些无良商家缺乏对教育的敬畏和商业诚信,完全沦为"骗子",近年来一些培训机构频频跑路就是明证,"该机构的核心课程双语美式橄榄球,是众多家长的高端培训课程,并吸引多家国内知名公司投资,处于鄙视链顶端。


事实上,生活是不同的,教育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多的"标准匹配"呢?我们也可以嘲笑所谓的"标准理论",但我们应该采取明确的立场来批评和抵制极端的恶意炒作,共同维护清洁的教育生态。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