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领先,牛肉紧跟着上涨,今年肉类价格能否回落?

2020-08-31 09:26   来源: 互联网

自非洲猪瘟爆发以来,猪肉价格等相关肉类价格波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来,除了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外,在夏季价格因消费疲软而下跌时,牛肉价格也呈现出 "不正常" 的上升趋势。


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的数据显示,"2020 年 7 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10.3%,同比上涨 85.7%。自今年 6 月第二周以来,全国牛肉价格普遍出现反弹。在批发端,农业部"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 " 显示牛肉批发价格连续 9 周环比上涨。


总的来说,需求上升、国内生产放缓、进口渠道有限以及其他肉类价格高企是牛肉和其他相关肉类价格上涨的原因。


关于肉类价格何时下跌的担忧:8 月 28 日,新希望集团主席刘永好在亚布里论坛夏季峰会上表示:由于非洲猪瘟等原因的影响,生猪短缺,加上现在是消费旺季,到年底价格不太可能下降。但水产养殖数量正在增加,到明年年中,价格将逐渐稳定下来。


由于肉牛的饲养时间比生猪长(需要 2 至 3 年),这也可能意味着牛肉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上涨。


长期和短期原因


2019 年,牛肉的年平均价格为 72.92 元 / 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1.94%,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就近期的价格上涨而言,根据业界目前的普遍判断:中国市场肉类价格上涨,除了少数投机性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紧张,这种紧张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紧张"。" 相反,是国内生产和进口能否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


从短期来看,目前牛肉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另一种影响。今年,由于非洲的猪瘟和洪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全国各地的餐饮业正逐渐恢复正常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进入秋冬后牛肉和羊肉消费增加造成的季节性价格上涨的循环。


就中长期因素而言,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优质肉类消费结构升级,牛肉和羊肉消费也进入持续增长的范围。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肉类消费总体呈现 "多元化" 趋势,结构性变化明显,牛肉消费量增加,猪肉消费量下降。其中,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从 1987 年的 4.08% 上升到 2018 年的 11.22%。


在供应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牛肉产量下降。进入汛期后,许多地方出现了暴雨过程,对各种肉类的运输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 年上半年,全国肉牛 1879 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 390000 头,下降 2.1%,牛肉产量 278 万吨,下降 100000 吨,下降 3.4%。肉牛供应紧张,短期内没有明显改善(肉牛储藏和生产增长有限)。


2019 年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当年猪肉产量大幅度下降,其他肉类的增长趋势相对较快。全年猪、牛、羊、禽总产量为 7649 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 868 万吨。其中猪肉产量 4255 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 1149 万吨;牛肉产量 667 万吨,比上年增长 230000 吨;羊肉产量 488 万吨,比上年增长 130000 吨;禽肉产量 2239 万吨,比上年增长 245 万吨。


总体上,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其他肉类的产量也在增加。然而,由于生产周期、技术、成本和产品价格较低,家禽价格上涨得更快。相比之下,中国肉牛饲养成本较高,小牛价格逐年上涨,这继续推高了活牛的价格。


与十多年前四川等猪从大省转移出来的 "一家几猪" 养猪场一样,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业仍以小规模规模化养殖为主,养殖规模小于 10 的零售农户所占比例大于 95%,100 岁以上农民所占比例不到 0.5%,产业集中度不高。与大的牛羊养殖国家相比,由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肉牛的整体育种效率难以提高,牛羊贮藏障碍的改善速度相对较慢。



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 2020 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部农产品市场分析和农产品预警预警小组 -- 牛羊肉首席分析师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消费将逐步放开。同时,考虑到到 2020 年猪肉产量尚未完全恢复,仍有大量的牛羊肉可以替代猪和家禽。今年牛肉和羊肉的消费量略有增加。


他说:"积极的因素是,需求上升所引致的价格上升,正进一步刺激中国的牛肉生产。"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末,全国有 9481 万头牛,比上年同期增长 2.5%,环比增长 3.0%。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 8 月 20 日,全国新增奶牛养殖相关企业 78000 家,超过 2019 年全年新增的相关企业总数,比去年同期增长 95%。


随着我国肉牛生产的稳步恢复,新养牛场项目的建设逐步启动和完成,新的生产能力有望在后期增加,牛肉的供应将得到很大保障。然而,根据以往的法律,随着秋冬季的到来,"两节效应" 仍将带来价格上涨的浪潮,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 "11" 之前,牛肉价格很难普遍回落。


继续扩大进口来源


从肉类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主要消费猪肉,人均牛肉、羊肉消费量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对优质肉类和牛肉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口来满足需求。"一位肉业专家曾告诉" 财经 " 杂志。


受草地面积有限、粮食价格高等原因造成的牛肉养殖成本过高的制约,近几年来中国牛肉进口缺口大多由进口来填补:2003 年以前,中国牛肉进口总量相对较小,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为补充;自 2015 年以来,中国牛肉进口逐步放开。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 年猪肉和肉糜进口量为 312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970000 吨;进口牛肉 165.9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59.61%;羊肉进口 390000 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230000 吨。该年从中国进口牛肉 568.6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79.06%。


世界十大牛肉和羊肉出口国分布在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欧洲和亚洲。与此同时,中国牛肉进口来源相对集中。2019 年,中国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了 90% 以上的牛肉。


在世界十大牛肉和羊肉出口国中,2019 年的中国从美国、荷兰和加拿大进口牛肉和羊肉,但印度和波兰除外,它们尚未获得中国的进口。


巴西已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牛肉采购的主要来源,因为中国希望通过过度依赖一个大陆或一个国家来减少产业链。这是近年来业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中国牛肉进口规模一个接一个地达到新高,而且来源过于集中,这可能会导致进口价格声音下降和受疫情影响的供应链出现更大波动的风险。例如,澳大利亚的山火席卷了畜牧业,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和羊肉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预防传染病和提高质量也是中国避免过度集中进口肉类的原因。例如,自从2001年左右发现质量问题以来,印度牛肉一直无法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预计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达到21.58亿吨,进口额将超过900亿元。但从实际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牛肉9970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2.9%。增长速度不如2019年。


这部分应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根据今年7月进出口食品安全总局局长的说法:鉴于最近一些国家的肉类和水产品企业爆发集中感染,已采取措施暂停其产品的进口,并暂停了来自德国、美国、巴西和联合王国等23家海外肉类生产企业的产品进口。


8月27日,海关总署发布通知说,一家澳大利亚牛肉生产公司因检测到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禁用药物氯霉素而暂停对华出口,检测到的问题产品被销毁,没有进入中国。公告还说,为了确保进口肉类产品的安全,海关已正式通知澳方,暂停了企业对华出口,并要求澳方在45天内对有关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并向中方提供反馈。


氯霉素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自2002年以来,中国一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氯霉素。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会导致某些细菌耐药,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并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血液系统容易导致贫血、白血病(血癌)等血液疾病。氯霉素无色无味,肉眼无法识别。


目前,很难估计暂停进口对澳大利亚牛肉出口的影响。为了弥补牛肉供求之间的差距,甚至保持国内肉类供求的总体平衡,中国近年来一直在计划增加进口来源。


发言人说:"今年二月,海关总署及农业部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风险评估结果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动物卫生组织)土地动物健康守则"建议的标准,就取消从美国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的年龄限制,发出通知。"自公告公布之日起,原农业部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第143号,有条件解除美国对30个月以上牛肉和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有关产品出口到中国(分别制定和公布从美国进口的牛肉和牛肉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

8月底,美国农业部(USDA)在其每周出口销售报告中报告称,中国已经在加速购买美国制造的牛肉。


2019年,中国还与俄罗斯签署了俄罗斯对华粮食、油籽及其副产品检验检疫协议,放开了对华大豆出口。两国农产品相互准入取得了积极进展,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合作的空间。目前,小麦、大豆、菜籽粕、禽肉、牛肉等十多种农产品陆续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据8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俄罗斯农业部和俄罗斯出口中心制定了相关的农业出口发展战略,俄罗斯希望到2024年进一步增加对华农产品出口。


今年1月,中国批准两家俄罗斯牛肉生产商向中国出口牛肉。4月初,来自俄罗斯最大牛肉生产商的约200吨俄罗斯牛肉抵达中国。这是经过7年谈判后,俄罗斯牛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