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发酵的湿米粉吗?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2020-08-20 10:08   来源: 互联网

近日,广东省揭阳惠莱一家肠粉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导致五人就医,其中一人死亡。随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消费提醒:提防米酶酸毒素中毒。


大米酶酸是什么样的毒素?含有什么样的食物?最早注意到大米酶酸中毒是在20世纪30年代。印度尼西亚发生了椰子发酵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从中提取和分离出了"假单胞菌椰子毒素"以及它们产生的"大米酶酸"毒素。自那时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由大米产品引起的发酵食物中毒事件。


普通的烹饪并不会使它失去活力。


假单胞菌椰子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食物表面容易生长,可在25℃至37℃之间生长,在26℃和中性酸条件下生长最好,并能产生大量的大米酶酸。


细菌本身害怕热,而正常的烹饪就足以杀死它们。然而,它们产生的大米酶酸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普通烹饪的加热不能使其失活。


因此,被椰子树假单胞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如果产生很长时间,加热后仍可中毒。


在中国,发酵玉米面产品、河粉、米粉卷(卷粉)、陈村粉、奎条、米粉、酶粉和其他湿米粉,以及银耳和黑木耳等食品受到假单胞菌椰子毒素污染的风险更大,除了这些米粉产品外,黑木耳和Tremella还出现了一些米酶酸中毒的病例。


大米酶酸中毒潜伏期很短。


大米酶酸是一种脂肪酸,通过抑制线粒体腺嘌呤核苷酸易位酶(ANT)而引起急性中毒。潜伏期很短,中毒后30分钟,甚至12小时甚至极少数病例在1至2天后才发生。


一般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严重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吐、血尿、少尿、意识不清、躁动、惊厥、抽搐、最严重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在生产中尽量避免大米酶酸中毒?


对生产者来说,注重生产卫生,避免各种致病菌污染,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在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高,除了椰子假单胞菌中毒外,其他致病菌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应小心预防。特别是为了制作发酵米粉制品,除了保证餐具和生产环境的清洁外,还应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以及对后续原料的保存。对于这种高风险的湿面制品,要注意做好计划,当天生产的原材料也会在同一天用完。对于个人来说,尽量不要制作自制的发酵湿面制品。


在黑木耳、银耳食品的生产中,首先要检查黑木耳干菌,银耳曾经历过水分恶化或其他污染。如果有疑问,果断丢弃。在泡沫头发中,可以用较高温度的水或冷水在冰箱泡发,错开假单胞菌毒素的生长温度和毒素产生温度。此外,泡能,不要浸泡太久,在中间可以换水一次或两次,是积极有效的避险措施。


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在自己的厨房里,只要食物有异味,就不要再吃了。如果身体在进食后出现不适,疑似中毒,可以尽快吐痰,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保存可疑食物,及时就医,如实详细地与医生确定是否中毒,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责任编辑:iiihyt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